注塑加工的收縮現象
在注塑成形過程中,首先將熔融塑料注射入模具型腔內,充填結束后熔料冷卻固化,從塑料模具中取出塑件時即出現收縮,此收縮稱為成形收縮;塑件從模具取出到穩定這一段時間內,尺寸仍會出現微小的變化,一種變化是繼續收縮,此收縮稱為后收縮。
塑料模具注塑加工時,在塑料模具部件較厚位置,如筋肋或突起處形成的收縮要比鄰近位置更嚴重,這是由于較厚區域的冷卻速度要比周圍區域慢得多。冷卻速度不同導致連接面處形成凹陷,即為人們所熟悉的收縮痕。這種缺陷嚴重限制了塑料模具注塑生產產品的設計和成型,影響加工生產品質,并因此降低生產合格率,尤其是大型厚壁制品如電視機的斜面機殼和顯示器外殼等。
事實上,對于日用電器這一類要求嚴格的產品上需完全消除收縮痕,而對于玩具等一些表面質量要求不高的產品允許有收縮痕的存在。
針對這種現象,需要從加工方法、部件幾何形狀、材料的選擇以及塑料模具設計等多種環節進行考量,調整填充壓力和時間等加工條件是解決收縮問題的一種方法。